极乐园公墓官网
石门殡葬,“95后”小哥代客祭扫:这份工作是在积德行善
清洁墓位、默哀、鞠躬、献上鲜花......在广西南宁市青龙岗长安墓园(以下简称“长安墓园”),“95后”生命礼仪师李鑫和赵从浩一起进行代客祭扫服务。
李鑫和赵从浩,一人负责进行祭祀礼仪,另一人负责用手机向客户展示祭扫的整个过程,及时与客户沟通,尽量完成客户提出的要求和建议。
一个月来,像这样边代客祭扫边向客户直播的服务,他们已经完成了几十场。 李鑫和赵从浩展示代客追思服务。俞靖 摄
“95后”生命礼仪师:对工作没害怕过
清明节临近,往年这个时段,长安墓园会有提前来扫墓的市民,现在墓园里几乎看不到市民的身影,取而代之的是生命礼仪师代客祭扫。
日前,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发布通知,为做好疫情防控,清明节期间,广西暂停殡仪馆、公墓、公益性骨灰堂等殡葬服务机构祭扫服务。为了满足群众追思先人的需求,一些墓园已经推出了生命礼仪师代客祭扫服务。
李鑫、赵从浩是同班同学,2016年他们一起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,来到长安墓园工作。今年,是他们头一回接触代客祭扫服务。
“因为疫情影响,家属无法亲自到墓园来扫墓,我们代他们祭扫,完成他们追思已故亲人的愿望。”李鑫说。
李鑫出生于1995年,是家里的独生子。从事殡葬行业,他曾遭遇过不少闲言碎语,但他并不在意,“每个人的一生,出生时有人接,离世时有人送。我们负责最终的善后服务。”
李鑫说,他家祖祖辈辈都爱做善事,家人支持他的工作,认为这份工作是在积德行善。对于他的工作,李鑫的女朋友及家人都没有反对的声音。 李鑫和赵从浩展示代客追思服务。俞靖 摄
赵从浩则是个佛系男孩,他形容自己“没心没肺”,对工作没有害怕过。有的亲戚朋友对殡葬行业不理解,认为他的工作不吉利,但他觉得没必要解释。“我对这份工作没有抵触,不了解才会有忌讳。”对于婚恋,他表示“随缘吧”。
在墓园上班,常规的工作时间是每天八小时。然而由于风俗习惯不同,客户们提出的服务时间有时是晚上有时是凌晨,加班加点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。
3月25日中午,一场暴雨突如其来。按照客户约定的时间,李鑫、赵从浩以及其他几位同事冒雨完成了一场安葬仪式。“虽然被淋成了落汤鸡,但是心里没有抱怨,按照客户要求尽心尽力做好服务,就是对生命的敬畏。”李鑫说,客户的认可让他觉得这份工作是值得的。
赵从浩和同事展示代客祭扫服务。俞靖 摄
入行7年,一句谢谢是最大感动
“90后”小伙贾雁文也是青龙岗长安墓园的一名生命礼仪师。2011年,由于高考不成绩不理想,考虑到就业问题,贾雁文选择就读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殡仪系。“这类专业学生比较少,毕业生供不应求,找工作比较容易”贾雁文说,2013年,他到公墓实习,开始接触殡葬行业,毕业后到殡仪馆做火化工作,此后做过葬礼主持、策划等工作。
贾雁文还记得,2013年刚实习时每月工资只有600元,现在已经有一份不错的收入。
上学时,为了参加职业技能大赛,贾雁文被派到北京顺义殡仪馆实习。当时,他的宿舍隔壁就是太平间,要去洗手间必须路过太平间,“每次心里都会发毛。” 图为贾雁文 俞靖 摄
刚开始工作时,面对尸体,他一次要戴上4-5个口罩,把耳朵都勒得红肿。“也许是心理作用,总是觉得浑身都是臭味。”贾雁文说,为了排解恐惧心理,一个行业内的师傅教了他一个办法,闻一闻60度的白酒,可以缓解这种心理。工作一段时间后,见惯了生死离别后,他的这种恐惧心理也自然而然消失了。
贾雁文回忆,刚进入殡葬行业时,家人问他“怕吗?”。从业三五年后,家人对他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,会问他“你懂罗盘吗?会看风水吗?”如今,家人对他的工作习以为常,很少再过问。
幸运的是,贾雁文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师妹,两人结为情侣并一起到了南宁青龙岗长安墓园工作。“我们是同行,能互相理解彼此的工作。”
赵从浩和同事展示代客祭扫服务。俞靖 摄
工作中,贾雁文也曾遇到不愉快的事情,有一次因为劝导客户不要烧香烧纸,还被客户拿着冥币甩到脸上说“拿去给你爹妈烧”。
贾雁文告诉记者,每年清明节都是他最忙的时候,工作以来都没有机会回老家扫墓,只能汇钱让家人购买祭祀用品,以表心意。甚至有些时候,他连春节都没法回老家。
尽管这份工作常被人误解,贾雁文还是坚持下来了,在工作中还结识了不少朋友。贾雁文说,一开始他和客户只是雇主和服务商之间的关系。随着服务的进行,慢慢地转变为朋友关系。“客户和我握一个手,说一声谢谢,这其实就是最大的感动。”
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,贾雁文表示并没有转行的想法。“我们的工作是值得的,能给悲痛的人安慰,让他们为逝者送去一个完美的告别。”